【引言】
在人类霸权交替的进程里,英美之间的交替属于较为罕见的相对和平的过程,英国在过去数百年间所积累、掠夺而来的巨额资本得以留存。
凭借这一因素,曾经的帝国即便处于不断衰落的状态,也并非后起之秀能够轻易与之相比的。
除了盟友美国以及让欧洲国家怀有恐惧记忆的俄罗斯之外,中国也逐渐超越英国。
【一、帝国虽日落西山,依旧是世界强国】
“日不落”这一称谓是人们赋予曾经的英国的,旨在赞誉其强盛。诚然,在长达数百年的岁月中,英国的舰队称雄海上、无往不胜,其工业亦位居全球首位,在实力方面难有与之匹敌者。
然而,世间不存在永远高悬而不落的太阳,同样,也不存在永远保持辉煌的国家。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盛极而衰且循环往复的规律:自19世纪70年代起,英国便开始丧失其在全球独一无二的领先地位。
两次世界大战加速了其衰败进程,美国实际上取代了前宗主国的霸主地位,在军事、经济以及影响力等各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的超越。
随着殖民地的纷纷独立,大英帝国再也无法退回英吉利海峡以内,继续维持往昔那种相对孤立于欧洲大陆事务之外的状态。在近代历史进程中,大英帝国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不断开拓海外殖民地,构建起庞大的殖民体系。然而,进入20世纪后,殖民地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众多殖民地开始争取政治上的独立主权,从亚洲到非洲,再到美洲的部分地区,这些殖民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不断摆脱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这种殖民地纷纷独立的状况,对大英帝国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它意味着大英帝国丧失了大量海外领土和资源,其国际影响力与势力范围急剧收缩,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在英吉利海峡构筑起一道屏障,将自身与欧洲大陆事务相对隔离开来。
直至当下,大英帝国虽已日薄西山,其影响力处于不断衰退之中,但依旧不失为一个有相当影响力的强国。英美之间从未爆发过直接的战争,其地位的交替乃是社会发展的自然演进结果,这一因素对英国至今仍保持强国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英国仅仅是收缩了自身的势力范围,然而,其于工业革命时期以及殖民活动中所积累的资本依然留存。即便已不复往昔的巅峰状态,英国在世界经济体中的排名依旧较为靠前。
在双强争霸的早期阶段,英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世界GDP排名第三的位置。直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先后被日本和德国超越,并且与法国在排名上有多年的竞争,但英国始终处于全球GDP排名前六的范围内。
根据2023年的最新数据,英国人口达6700万,其面积为24.41万平方千米,所生产的GDP达33412.6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六。
按照人口占比计算,英国以低于0.84%的人口获取了占比达3.85%的GDP。其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这一数值为同期中国的3倍有余。由此可以表明,英国的实力仍然强劲。
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英国的医疗与教育往昔曾为众多人所歆羡。较高的收入水平与优厚的福利待遇,必然能够吸引来自各个地区的人才。
现行的国际秩序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以确立的,英国凭借战胜国的身份,稳稳地占据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常)的席位。
在安理会的相关事务运作中,其投票权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缺少英国这一票,很多事务便难以达成。于全球范围内发生重大事件之际,英国所发出的声音,在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那里,是颇受重视的。这一现象有着多方面的历史与现实因素的支撑。从历史角度看,英国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发展进程中,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曾经的大英帝国在全球拥有广泛的殖民地和影响力,这种历史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延续至今。从现实层面而言,英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实力和影响力,例如其在北约组织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特殊影响力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声音在欧洲乃至其他国家中受到重视。
2022年,英国女王辞世。彼时,尽管全球依旧被疫情的阴云所笼罩,但各国元首及重要人物依然纷纷前往伦敦,为这位历经二战岁月的女王送行。在此期间,他们还依照相关安排乘坐了较为拥挤的大巴车。
21世纪这场最令人瞩目的葬礼,既展现出女王所拥有的崇高威望,也体现出大英帝国虽今非昔比但仍余威尚存的国家地位。
【二、经济复苏前景可望,军事靠前有实力】
近年来,正值全球经济处于下行态势,又逢疫情冲击,这双重不利因素相互叠加,致使全球众多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英国亦未能幸免,然而,最新数据表明其情况已有所改善。
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头两个月期间,英国的GDP均呈现出正向增长的态势。自2022年年初起,英国经济便陷入了停滞甚至出现衰退状况,如此一来,这一增长态势对英国而言无疑是一则喜讯。
除制造业与服务业数据表现令人欣喜之外,房地产作为观测民生与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亦呈现出复苏态势。
在当今世界,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观点,即算力能够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发展潜力。根据2022 - 2023年的最新报告显示,除了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和美国之外,英国是紧随其后的几个国家之一。
曾经备受瞩目的工业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流失状况。在上个世纪末,制造业在整体中的占比尚处于17%左右的水平,然而到了2021年,这一占比已急剧下滑至9.7%;采矿业的占比也从10.6%锐减到0.8%,其下滑幅度之大着实令人震惊。
然而,英国在生物医药、航空等领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此类行业对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另一方面,金融等行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在相同的时段内,其占比从6.5%提升至8.3%。伦敦作为拥有众多“最大”纪录的金融中心,依据2024年3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仅次于纽约,位居全球第二。
2023年,在英国金融业里占据重要地位的银行业盈利状况颇为可观,其于第三季度的盈利较上一年同期大幅增长了62.3%。
2024年1月,对整个国家产生深刻影响的通货膨胀持续回落。同年3月,薪酬涨幅达到自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现象表明通货膨胀有进一步放缓的趋势,达成预期的2%通胀目标并非难事。在经济方面,该国正逐步从之前两年的停滞状态中缓慢复苏;于军事领域,该国依旧保持着领先的优势地位。
英国具备完善的陆海空三军体系,并且拥有核武器,在世界上属于少数拥有两艘航母的国家。依据相关规划,英国未来将在原计划的基础之上,追加数百亿的投入用于武器研发,从而增强自身实力,其中包括大规模扩充核武器等方面。
在2023 - 2024年期间,英国的国防预算达到了500亿英镑这一前所未有的数额。同一时期,中国的国防预算为16655.4亿元。中英两国在人口与面积方面的差距均达数十倍之多,然而,在国防预算方面,二者的差距仅为3.5倍。
2024年,根据全球火力(GFP)的最新排名,英国的综合军力位居第五,在欧洲居于首位。
诚然,鉴于各国军事事务高度保密,诸多方面仅能依据公开资料予以推断。不过,经全球火力指数(GFP)进行多维度量化之后所得出的结果,大体上还是能够反映出当今世界各国军力的基本状况的。
英国在经济与军事方面均处于前列地位,并且依然对欧洲有着充足的影响力,所以英国仍然属于强国之列。
【三、日德印GDP虽超越,大英终只服中美俄】
大英帝国即便今时不同往日,却依旧保持着一种高傲的姿态。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里,能被其认可为实力强于自身的国家寥寥无几,细数之下,也不过就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这几个国家而已。
美国的国际地位不言而喻,其被公认为世界头号强国,在与英国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自数十年前双方的国际地位发生转变之后,英国在外交等事务上基本遵循美国的意志行事。例如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英国亦参与其中;美国针对胡塞武装采取军事行动时,英国虽可能面临诸多困难与不情愿,但仍参与其中。
另一个国家是曾遭受其侵略的中国。从经济层面看,自2006年起,中国的GDP首次超越英国之后,二者之间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
2023年,在中国的GDP总体量已然达到英国六倍之时,出现了GDP增速为英国50倍的现象。
军事领域方面,在中国以旧船改造的方式拥有辽宁号之后,仅仅历经十年时间便又制造出两艘航母。而舰船、战斗机以及导弹,在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之后,皆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爆发期。就数量而言,有了显著的增加;从先进程度来看,也达到了令人赞叹的水平。
英国的航母已有一艘处于无法正常运行的状态,其零部件甚至被拆卸下来用于另一艘航母的维修工作;在战机方面,其主力战机F35与台风,均非由英国独立完成设计制造;在核武力量上,英国也被公认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实力最弱的国家……
2021年,英国参与了在南海举行的规模宏大的演习。在我国实施跟踪监视、开展军演等应对举措之后,英国方面很快撤离。
在中国所具备的强大实力面前,即便曾经身为帝国的英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有实力促成中东敌对国家达成和解,而且在国际事务中一旦有事情发生,“China”就会被高声提及,这些都是如今的英国所力不能及的。
在对待强者时,英国必然会给予充分的敬重。在2022年英国女王的葬礼期间,中国属于无需乘坐人员拥挤的大巴车前往葬礼现场的仅有的两个国家之一。
在GDP排名方面,位于英国之前的有日本、德国和印度。然而,对于熟悉历史与时事之人而言,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国家皆背负着“失败的侵略者”这一沉重枷锁。这仿若一种无形的制约,恰似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而掌控这“紧箍咒”念咒之权的正是美国。
以德国为例,其境内有美国驻军,并且在军队规模、国防费用等方面遭受着极为严重的限制。俄乌冲突爆发伊始,德国表现得极为积极,其原因之一在于德国企图借这一契机促使美国放松对其的限制。
对于一个武力不足以为自身提供有效保护,且又并非联合国安理会五常成员的国家而言,期望英国人低头认可其强于自身,这无疑是颇具难度之事。
对于另一个GDP排名居前的国家,英国人或许更加难以认同,此国便是在2022年GDP总量开始超越英国的印度。
暂且不论印度恶劣的环境、民众较低的素质以及人均GDP的严重滞后情况,仅就印度曾为大英帝国殖民地这一事实而言,多年来英国在面对印度时便始终持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存在这样一个国家,其GDP在排名上落后于其他两个国家,然而却被英国深深忌惮,这个国家便是俄罗斯。俄罗斯遭受西方联合起来进行的全方位制裁,即便如此,就2023年的经济恢复状况而言,它的表现远远优于英国和法国等国。
俄国投资大幅增长且失业率保持平稳,其GDP增速达3.6%,这一数据表明俄罗斯的经济已快速复苏。反观英国,在2023年有连续两个季度出现GDP下滑的情况,从而陷入衰退之中,其GDP仅增长了0.1%。
在军事方面,英国更是处于劣势。
前苏联留存的雄厚基础,使得俄罗斯在陆海空三方面的实力皆位居前列。此外,俄罗斯拥有具备全球震慑力的核武器,并且是少数有能力研制新一代战斗机和高超音速武器的国家之一。
在继承了最多遗产之际,它亦将老欧洲对苏联那种几近深入基因层面的恐惧承继了过来。
2022年,东欧局势突发重大变故。在2014年克里米亚争端之后,俄罗斯再次采取行动,迅速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
战场位于乌克兰境内,然而俄罗斯的对手并非仅仅是乌克兰,实则包含美英等众多北约国家。英国在这场冲突中,既投入资金、提供武器,还派遣人员参与其中。截至目前,俄罗斯面对众多对手,在军事对抗中并未处于劣势,而是稳稳掌控着乌东地区。
英国在相关事务中投入力量却未获取任何益处,相反,战争致使油价急剧上涨,这进一步加剧了英国的通货膨胀,还促使产业向外转移。鉴于此情形,尽管英国目前在经济方面仍占据一定优势,但也不得不承认俄罗斯的强大实力。